上市医院・股票代码:300015

搜索

老年性白内障的分类

时间:2013-01-23 来源: 爱尔眼科

 

         根据混浊发生的部位,老年性白内障可分为三类:皮质性、核性及后囊性三种。
 
皮质性白内障
 
皮质性白内障最为常见,按其发展过程可分为:
(1)初发期:晶状体皮质内出现空泡、水裂和板层分离。空泡为圆形透明小泡,位于前后皮质中央部或晶状体缝附近。水裂的形态不一,从周边向中央逐渐扩大。板层分离多在皮质深层,呈羽毛状。楔形混浊常见,位于前后皮质,向着晶状体中心,基底位于赤道部。这些混浊在赤道部汇合,形成轮幅状,或在某一象限融合成片状混浊。散瞳后,应用检眼镜彻照法,可在眼底红光反射中看到轮幅状混浊的阴影。此时瞳孔区的晶状体未累及,一般不会影响视力。晶状体混浊发展缓慢,可经数年才进入下一期。
   
(2)膨胀期:又称未熟期。晶状体混浊继续加重时,渗透压改变,在短期内有较多水份积聚,晶状体急剧肿胀,体积变大,将虹膜向前推移,前房变浅,可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。晶状体呈不均匀的灰白色混浊,在裂隙灯下仍可看到皮质内的空泡、水裂和板层分离。视力明显,减退眼底难以看清。
 
(3)成熟期:经膨胀期后,晶状体内水分和分解产物从囊膜逸出,晶状体又恢复原来体积,前房深度恢复正常。晶状体逐渐全部混浊。患眼视力降至眼前手动或光感,眼底不能窥入。从初发期到成熟期可经十多个月什么至数十年不等。
 
         (4)过熟期:如果成熟期持续时间过长,经数年后晶状体内水分继续丢失,体积缩小,囊膜皱缩,出现不规则的白色斑点及胆固醇结晶,前房加深,虹膜震颤。晶状体纤维分解液化,呈乳白色。棕黄色的晶状体核沉于囊袋下方,可随体位变化而移动,上方前房进一步加深,称为Morgagnian白内障。当晶状体核下沉后,视力可突然提高。过熟期白内障囊膜变性,通透性增加或出现细小的破裂。当液化的皮质漏出时,可发生晶状体诱导的葡萄膜炎。长期存在于房水中的晶状体皮质可沉积于前房角;也可被巨噬细胞吞噬,堵塞前房角,引起继发性青光眼,称为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。当患眼受到剧烈震动时,可使晶状体囊膜破裂,晶状体核脱入前房或玻璃体内,引起继发性青光眼。过熟期白内障的晶状体悬韧带发生退行性改变,容易发生晶状体脱位。
 
核性白内障
 
较皮质性白内障少见,发病年龄较早,进展缓慢。混浊开始于亲自胎儿核或成人核,前者较多见,逐渐发展到成人核完全混浊。初期晶状体核呈黄色混浊,但很难与核硬化相鉴别。核硬化是生理现象,由于晶状体终身生长,晶状体核密度逐渐增加,颜色变深,透明度降低,但对视力无明显影响。对核性白内障,散瞳后用彻照法检查,在周边部环状红色反光中,中央有一盘状暗影。眼底检查仅可由周边部看清眼底。由于屈光力增加,可发生近视,远视力的减退较慢。由于中央和周边部屈光力不同,形成晶状体双焦距,可产生单眼复视或多视。因周边部屈光力没有改变,扩瞳前后的视力是不同的。核性白内障以后逐渐变为棕黄色或棕黑色。此时视力极度减退,眼底已不能看清。这种核改变可持续很久多而不变,可同时有皮质混浊,但不易成熟。
 
后囊膜下白内障
 
后囊膜下浅层皮质出现棕黄色混浊,为许多致密小点组成,其中有小空泡和结晶样颗粒,外观似锅巴状。由于混浊位于视轴,所以早期出现明显视力障碍。此类白内障进展缓慢,后期合并晶状体皮质和核混浊,最后发展为成熟期白内障。
 
老年性白内障的治疗,在初发期和末成熟期,用非手术疗法可能抑制或延迟病情发展,并可能增进一些视力,但仍没有与根治的方法。对于成熟期和过熟期的白内障,采用手术疗法,将晶状体摘除。

爱尔眼科